机关党建引领融合发展 培育干部政德教育提质升级新动能
发布日期: 2020- 12- 04 10: 49 信息来源: 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 浏览次数: 字体:【

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大局职责定位,将党建工作放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检验和提升,探索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培育起干部政德教育提质升级的新动能。

党建引领科研, 厚植政德教育理论研究土壤。以增强政德教育的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专业性为方向,围绕中心工作设学习专题、定研究课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培育政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原动力。一是坚持政治学习定方向。健全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个人“四级联动”学习机制,将学时政、学业务、学重要讲话、学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定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等党性教育,精心编写《党建知识读本》,以党小组为单位每月组织集体学习,督促党员个人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推动党的理论武装走深、走心、走实,切实以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为抓手强化政德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政治属性。二是锻炼理论素养强基础。以读原著、诵经典、谈体会、聊收获为载体持续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启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征文活动,不断锻炼提升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营造出浓厚的理论研究氛围。学院党员干部积极申报省社科规划课题、市“两创”课题、市社科规划课题,目前省课题获得立项1项,市课题立项4项;在我市开展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研讨征文活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中,学院党员干部连续荣获一等奖,真正展现出了党建搭台、科研唱戏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交流研讨促合作。实施“金点子”工程,引导党员干部为政德教育发展建言献策,支持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研讨、调研交流活动,及时把政德教育声音传出去,把优秀学术资源请进来,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转化为涵养干部为政之德的思想活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实践基地”,打造全省干部教育校地合作样板典范;开展送学送教活动,干部政德教育精品课在北京大学开讲,进一步提升了干部政德教育工作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党建引领人才,激发政德教育师资队伍活力。坚持建强党员干部队伍与建强业务骨干队伍深度融合,苦练内功、增强本领、补齐短板,努力打造一支能讲课、会讲课、善讲课的党员师资队伍。一是“初心讲堂”强党性。结合“我来讲党课”活动持续举办“初心讲堂”,既讲党性教育知识,又讲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围绕中央和省市中心工作谈体会、谈经验;开办“政德讲堂”,听知名专家学者讲时政、讲哲理、讲文化,帮助党员干部学知识、学方法、提境界。今年已组织“初心讲堂”20人次、“政德讲堂”3次,切实为党员干部搭建起学习思考、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平台。二是“竞赛比武”增本领。通过业务演练、专家点评、现场考评、竞课磨课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师资、跟班联络员队伍开展岗位练兵,不断增强技能、熟练业务、提高水平,树立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政德教育师资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已累计开展岗位练兵、竞课磨课活动12批次,共有210人次参与,切实提升了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三是“拜师学艺”共成长。一方面挑选学院内部业务骨干,对新入职的青年干部进行结对“传帮带”,加强关心关爱力度,帮助其尽快熟悉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工作;另一方面,邀请学院特聘教授担任青年干部成长导师,为青年干部讲授理论知识和前沿思想,进一步帮助青年干部开阔思路、启发思考、提高能力,达到“以老带新”的目的。

党建引领创新,打造政德教育多维教学模式。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持续开发打造多元化教学模式,不断满足各级各类培训班次需求。一是创新开展访谈式教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成效,在有关培训班次中策划开展“我的入党故事”班会教学,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在访谈交流中分享“入党立初心、岗位守初心、政德养初心”的责任与担当,该教学模式得到山东卫视《齐鲁先锋》栏目和济宁党建新闻频道的专题报道。二是探索开展微课堂教学。引导优秀党员代表、青年师资骨干立足岗位实际、专业特长,开发打造主题鲜明、时代性强、通俗易懂的微课堂,穿插到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中,引导学员在潜移默化、深思细品中更好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强化政德建设。今年以来,已打造出《在慎独中永葆共产党员初心》《儒家仁爱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姓氏文化与孔姓由来》等多堂微课,其中《在慎独中永葆共产党员初心》获市级优秀精品党课。三是尝试开展案例式教学。深刻挖掘古代圣贤崇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传承弘扬修身齐家的儒家文化精髓,组织编写辅助教材《古今政德人物选编》,同时以晚清名臣曾国藩为例,成功打造案例式教学课程《<曾国藩家书>中的人生智慧》。

党建引领品牌,培树政德教育培训服务先锋。围绕干部教育培训主业,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做贡献,树立“干就干到一流、干就干成精品”的品牌意识,争当“三个服务先锋”。一是争做精细服务先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为统筹做好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工作,学院实施了党员干部带班跟班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凡事冲在前、作表率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教学培训督导职责,担当党员、学员“双重”角色,仔细查找教学培训活动中的各种疏漏不足,提出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在跟班中监督,在监督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确保了教学培训工作万无一失。二是争做文明服务先锋。主动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局,紧紧围绕学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任务目标,引导党员干部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展现儒家文化“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认真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帮助联系村协调解决自来水改造工程施工、党建活动室打造、健康义诊、惠民演出、扶贫救济等一大批实事好事,切实展现出党员干部扑下身子、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三是争做高效服务先锋。积极开展“六提六争”“提升执行力、青年争先锋”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夯实“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态度,按照“马上就办、精益求精”的标准开展工作,真正做到工作马上办理、问题马上解决、决策马上落实,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完善党员亮化计分制度,将党员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评价纳入民主评议党员标准,打造出一支工作热情高、服务态度好、讲解品质高,学员反馈好的党员队伍。今年以来共组织承接培训班次60余个,培训人次3000余人,全部实现零风险、零差错,受到培训单位和参训学员的高度评价;培训部先后荣获全市“青年文明号”“青年先锋岗”称号,3名党员干部被评为全市“青春榜样”。(供稿: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党委)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