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强补弱夯实基础 优化保障服务民生
发布日期: 2021- 12- 30 10: 31 信息来源: 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济宁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社局的领导下,牢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施精准扩面、增强保障力度、狠抓风险防控、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扎实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加强党支部建设,做党好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巩固“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必修课,不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坚持以党支部为单位加强党员日常学习,在落实“三会一课”基础上,严格按照“灯塔-党建在线”、“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学习要求。截止11月底,党员平均学时达到76.8学时,“学习强国”参学率达到100%,进一步打牢了全体党员的理论基础和政治意识。二是不断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今年以来,市社保中心两个党支部与市建行营业部党支部开展红色基地主题党日活动、中心党委与工行城区支行党委进行党建共建活动、到市档案馆参观学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和档案文献巡视”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明德花园社区开展“民意‘5’来听”等多种形式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四史”学习的针对性,提升了全体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敬业情怀。三是坚持抓好干部廉政教育。着力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充分结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参加廉政教育讲堂,接受警示教育。中心党委把8月份确定为廉政教育学习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强力打伞破网》教育片,写出观后感并进行交流,进一步铸牢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心理防线。

扎实做好业务工作,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实施精准扩面,有效提升参保率。一是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针对未参保人员和断保人员,围绕我市社会保险重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集中宣传活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先参保、再开工”的工伤保险政策,推动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落实。截至11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30.9万、105.7万、91.5万人,较去年底分别增加10万、4.1万、4万人。二是基本保障线进一步提高。我们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保发放、惠民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7连增,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6年同步增长;落实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增长机制,每人每月提高到150元,各项待遇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基金运行风险防控好。严格落实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使用社银直联基金监管平台,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数据、系统和基金安全得到提升。定期开展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和精算分析,加强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工作,确保了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四是经办服务力进一步优化。我们以“济宁社保”微信公众号为宣传主阵地,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到企业、村(居)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进行现场解读,真正让惠民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利用微信公共服务平台,加载参保缴费查询、工伤待遇查询等功能,进一步拓展业务网办范围,基本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踏实履行义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一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捐助活动。坚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向困难群众送温暖和走访慰问活动等活动。二是积极开展“社保政策你我他”集中宣传和爱心义诊活动。结合民意“5”来听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入户了解百姓需求,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切实提升了干部职工为民想事、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意识。三是深入开展“群众办事我陪跑”。在社保大厅继续落实“领导带班、科长值班”等制度,结合工作特点,开展陪跑服务活动,使社保服务更加亲民、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全面推行电子认证工作,截止11月底,对全市175.32万名领取社会保险待遇人员进行了电子资格认证,避免了退休人员来回奔波。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劳动能力鉴定,截止11月底,共鉴定3302人,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