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聚焦“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以推进基层党支部“达标提星”为抓手,坚持在“五个强化”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力推进模范机关创建,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效推动港航事业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建设,不断夯实创建基础。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模范机关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党员思想政治建设。一是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年初在全中心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党员“冬训”工作,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5个专题的集中学习研讨、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微党课”宣讲、党纪法规知识竞赛和党建知识应知应会测试等活动,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拓宽了思路,提升了能力。二是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心党组班子带头示范,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研讨会等形式,先后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5次,班子成员讲专题党课3次。组织举办了4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为党员购置了1400余册党史学习书籍,开展了讲专题党课、“四史”宣讲、“微党课”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学党史、强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心选派的两名党员参加了全市机关“红动济宁·我心向党”讲党史故事活动,分别被评选为“金牌讲解员”、“红色讲解员”。三是努力打造党员学习教育主阵地,高质量建设完成了中心党建教育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市直机关党性教育基地”“济宁市妇女党性教育基地”。各基层党支部开展讲党课46次、主题党日活动118次,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学习平台,组织党员观看《中共党史专题讲座》《党史故事100讲》、“灯塔大课堂”等内容400余次,通过网络课堂让党员干部时时看、天天学,进一步提高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化载体创新,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创新形式、拓展载体,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在中心上下积极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市直机关“跟党走、健康行”健步走活动,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春季职工运动会和第二届秋季职工运动会,先后开展了“无偿献血传递爱心,学习雷锋你我同行”、“学党史·忆先烈”、“诵红色经典·做有德之人”、“爱老助残献爱心”、“青年文明号,青春心向党”、“青年理论学习攀登行动”、“圆梦微心愿·点亮新希望”、“品味鲜香粽子,感悟端午文化”、“学党史、唱红歌、感党恩”、“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宣讲、“我是状元”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了积极向上、团结拼搏、担当作为、争创一流的内生动力。
强化为民意识,用心用力服务群众。组织开展“服务基层年”活动,班子成员和机关科室建立了联系基层机制,围绕基层干部职工和港航企业、船员等服务对象关心关注的问题,深入基层单位、港口码头、水运企业、船厂船员,开展一线调研40余次,“晒”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项目清单,科室、单位建立了32张《为民服务清单》,帮助基层和服务对象解决问题60余项。中心派驻的乡村振兴服务队按照省、市委决策部署和中心党组工作要求,聚力“乡村五大振兴”,下沉基层、扎根农村,积极协调帮扶资金420余万元,为微山县5个服务村和2个市派第一书记村新建了文化广场7处、红白理事会场所2处,修建“户户通”“四好农村路”8000余米、生产桥涵2座,打大口井14口,铺设下水管道2200余米,改造旅游渡口1处,改善了村居环境,为帮扶村和当地百姓办了一批好事、实事、大事,促进了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改善了村容村貌,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港航人担当负责、务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微山县韩庄镇服务队被市项目推进工作组评为“红旗服务队”,中心派驻的4名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考核中全部被评为“优秀”等次。常态化实施民意“5”来听行动,中心党组成员带队,选派16名干部组建2个“民情书记”队,深入走访社区居民558户,收集民意和困难诉求1200余条并及时反馈上报至有关部门,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
强化引领作用,深入推动融合发展。中心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目标,以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为引领,统筹推进中心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了“1521”工作体系,创新实行了重点工作分线作战机制,挂图作战、一线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其中,在污染防治方面,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全面启动了绿色港口星级评定,全市52家港口全部实现了喷淋智能化,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济宁e交付”平台,19家港口配备了水污染智能监管“三件套”,指导16家大型港口创新建设了集“接收、宣传、服务、应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服务驿站,打响了“济舟港湾”品牌,成为了运河上船员的家,得到了港口企业和广大船员的一致好评。在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中,未出现一起信访件和交办案件,实现了“三零”目标。今年先后4次受到市级通报表扬,新闻媒体报道中心污染防治先进经验做法20余次。在项目建设方面,湖西航道项目提前一个月交工验收,建成全省内河第一条二级标准航道;“三改二”项目完成年度疏浚计划的109%;白马河项目完成年度疏浚计划的80%。微山三线船闸项目对上争取国家资金2.6亿元,已完成招标,正开展土地征迁。湖西航道(上级湖段)项目、京杭运河济宁至邓楼段“三改二”等完前期项目进展顺利。在船舶检验方面,积极创建“双优船检”品牌,与外省市船检机构建立了船检互联互通机制,制定了技术缺陷通报制度,先后组织了13次外出检验,检验济宁籍船舶1617艘次,为船员节省往返费用2000余万元。今年以来,共检验船舶6014艘次,未发生一起船员投诉事件。
强化警示教育,巩固纪律作风保障。创新建立了“1421”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机制,不断加强廉政教育、强化监督检查,为推动港航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作风保障。组织开展了提升干部执行力专项活动,围绕“十三个有没有”,全员认真自查自纠,共排查问题327条,研究制定了360条整改措施,并将排查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形成有效闭环。各科室、单位以内部自查、单位互查、公众排查和协助排查等方式,共排查廉政风险点950个,制定防控措施1166条,健全了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预防监控机制,实现了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围绕污染防治、工程建设、船舶检验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监督检查办法,完善了“红黄蓝”三色奖惩机制,修订了廉政谈话工作细则,制定了各工作线量化问责制度,先后开展专项检查48次,发现问题77项,约谈提醒16人,通报批评7人,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格局。组织开展了“守初心、担使命、明党纪、知敬畏”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党纪法规专题讲座、集中研讨、征文演讲、反面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廉政教育,进一步筑牢了全体干部职工遵规守纪、拒腐防变思想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