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从党支部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融合发展的理念出发,探索破解二者融合的关键点,全面发力,深入推动。2020年,市科技局结合党支部优势和科技创新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创新推进机关党支部“1+n党小组”体系建设,把在17个重点工作推进专班、省对市综合考核推进专班、创新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作为深度融合结合点,做到党小组建在中心工作上、建在重点任务上,为开展“党支部+”共建共促活动提供了坚持的理论基础,各项任务目标均取得新突破,在建设“五个济宁”,推动“科教强市”发展的新需求下,持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党史学习夯基础
一是集中学习强化针对性。通过诵读红色经典、重温入党誓词、党课大赛等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16次,发布工作简报16期,向省、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投稿6篇,刊发2篇。
二是重点学习强化专业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先后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9次,举办专题读书班2个班次,参学人数59人/次。
三是专题教育强化示范性。先后邀请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八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健同志、副组长毕咏梅同志和市委党校林慧珍教授讲授专题党课,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服务群众解难题
一是常态化走访解难题。以坚持做好共驻共建和“民意5来听”行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常态化走访活动,今年以来,开展“科技成果贷”科普知识进企业等科普活动4次;6支“民情书记”服务队共开展常态化走访27次/队,走访东西闸社区居民531户,解决重点问题17项,其中积极协调兖州建筑集团,彻底解决困扰东苑社区8栋居民楼多年的漏雨问题。
二是科技下乡释活力。以开展科技下乡为契机,先后走进次邱镇甘薯种植培训等活动4次,让科技“携手”农业,充分释放了广大农民的创新活力。三是派驻书记显担当。立足岗位、强化担当,市科技党员干部准确把握作为“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顺利完成“程庄村34kw光伏电站扶贫项目”,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加近2万元。
四大行动促融合
聚焦“提升科技服务质效”目标,市科技局机关党支部以党小组为单位,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采取现场办公、上门对接等方式,通过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激发创新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力促企业、农业、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开展“科技助企”行动。明确每位县级干部明确一个改革攻坚重点方向,带领相关科室单位全方位开展科技创新领域改革攻坚,先后开展现场办公30余次,对上争取财政无偿补助资金1.73亿元,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贷款66笔。
二是开展“科普惠企”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科技成果贷”科普知识进企业、“科技强国、科普惠企”、“创新券”科普知识进企业等科普活动5次,有效提升科技政策知晓率。
三是开展“科技兴农”行动。起草《济宁市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发挥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支撑作用。全市新注册农业科技特派员97人,举办培训班51场,培训农民862人,向农民传授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61项。指导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4家科研机构、企业开展种业攻坚,14个大豆品种、3个玉米品种、1个水稻品种、1个小麦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
四是开展“文化两创”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指示要求,以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为主线,整合文化科技资源,通过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8月26日,我市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试点。
廉政建设强保障
一是夯实制度基础。制定《2021年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市科技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济宁市科学技术局纪律作风整顿提升实施方案》,健全党风廉政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
二是整顿纪律作风。制定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提升行动,通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营造廉政氛围、签订廉政责任书、开展内部审计、走访服务对象、畅通信访渠道等方式,营造思廉、保廉、促廉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员干部唯旗是夺、力争上游意识,助力中心工作取得新突破。
宣传表彰营氛围
一是线上线下融合宣传。先后在官方网站、济宁科技公众号发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文章12篇,制作市科技局党史学习教育简报11篇,在《联播济宁》频道发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视频1部,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发布专刊1期(第34期),在山东省机关工委网站发布典型经验文章2篇。
二是台上台下表彰纷呈。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党史、跟党走”百年党史知识竞赛,并取得复赛小组第1名、总成绩第4名的成绩,以及荣获“学党史、跟党走”百年党史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市直机关“红动济宁•我心向党”优秀讲解员表彰等奖项。
三是我心向党科创新局。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功举办“我心向党庆百年、聚力科创开新局”科技系统微党课大赛,吸引了来自市科技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各县市区科技局和科技企业的22名优秀党员参加,为营造良好氛围打下坚实基础。